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只实体基金落户深圳 60亿投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

北极星OKR知识库官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只实体基金落户深圳 60亿投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月29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首只实体基金在深圳成立。据了解,首只实体基金将采取有限合伙制,总规模6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作为合伙人出资15亿元,吸引深圳市政府和其他社会出资人合计出资45亿元。

基金委托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创投)发起设立的深圳国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管理,以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在成立大会现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财政部副部长刘昆透露,还有几只基金计划挂网再启动新一轮管理人的公开选聘。

“首批实体基金是1+4的架构,1个是面对地方的,还有4个是面对社会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各种社会投资,很快另外4只也会上网开始招标。”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也进一步确认。

据了解,2015年9月1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中央财政先行出资150亿元,引导民营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实现基金总规模600亿元,通过设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采用市场化模式运作,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

冯飞还明确指出,实体基金要聚焦初创型中小企业。“初创期是指商业模式刚刚形成,已有现金流回升,面临的市场风险已然比较大的中小企业,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聚焦B轮及向后制度延伸投资,基金直接投向种子期、初创期中小企业的比例应当达到60%。”

同时他强调,该基金要严格执行协议约定的禁止性条款,做到几个“不”。要直接对企业实体进行投资,着眼于长期投资,不做二级市场,不投资房地产,不进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对外投资,不向第三方提供贷款和资金拆借。

据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介绍,实体基金将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在深圳投资额度不超过基金规模的1/4。在绩效考核上,采取经济绩效与社会责任双重考核的办法,对于欠发达地区和早期项目的投资,给予适当的考核加分和绩效奖励。

在投资策略上,实体基金将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为投资基础,同时把握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几条主线,在细分领域的投资上深耕细作。这七大产业分别是互联网新媒体、生物技术与健康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能源环保行业、新材料化工、消费品及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领域等。

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表示,深圳市正在研究设立市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市级基金将积极对接国家实体基金,将实体基金投资的企业纳入项目资源库,列为优先投资目标,在企业发展的后续阶段,根据企业实际需要,优先给予投资支持,与国家实体基金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在成立大会现场,财政部、深圳市政府、社会出资人及深圳国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八方签订了基金实体合伙协议。

同时,深圳国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哈尔滨星云生物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星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南京济群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安韦德沃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进行了首批投资项目签约。

这些签约企业行业上涉及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域上覆盖东中西部,投资阶段上主要集中在初创期、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