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体育上半年FILA品牌产品的零售额取得50至55%的正增长

安踏体育公布,2021年第二季度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35-40%的正增长。2021年第二季度FILA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30-35%的正增长。2021年第二季度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70-75%的正增长。2021年上半年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90-95%的正增长。

安踏体育上半年FILA品牌产品的零售额取得50至55%的正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35-40%的正增长。2021年上半年FILA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50-55%的正增长。未来运动鞋市场行情如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鞋国和出口国。近几年,中国每年生产各种鞋超过100亿双,占全球制鞋总量的近70%,是世界最大的鞋类制造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出口国。国内品牌业绩表现中,龙头企业安踏依旧保持了较大竞争优势,实现稳步增长,李宁也保持了复苏的势头。不过整体来看,相较前两年,2017行业发展还是有所放缓。

进入21世纪后,运动鞋市场方兴未艾,经历了迅猛发展阶段。运动鞋具有功能性与专业性的标签,消费者对其认识不断刷新,渗透率快速提升。同时,在众多有影响力的赛事不断推动,运动鞋成为服装行业中增长最为亮眼的品类之一。

目前我国制鞋行业已形成了广东、浙江、福建三个重要的鞋类主产区,3省合计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这些主产区产业链完整,品牌优势突出,优秀人才聚集,信息传播快速,抗风险能力强,成为中国制鞋产业的中流砥柱。但近几年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和国内经济政策的变化,沿海区域劳动力水平的提高,产业成本逐渐加大,迫使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的制鞋产业进行深度调整,开始向内陆省份转移。目前,制鞋产业的梯度转移已形成趋势,主要的承接地是中国的西部和中部。

近几年,耐克、阿迪、斯凯奇等国际运动品牌在中国市场业绩表现强劲,未来国内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从整体看,运动鞋的供给规模为1171亿元,需求量为1112亿元;运动服的供给规模为2157亿元,需求量为2090亿元,运动鞋服的供给略大于需求。预计2020年我国运动鞋品类供给规模将超2000亿。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运动鞋市场步入多品牌时代,大量资本进入中国运动鞋领域,知名品牌纷纷通过上市步入资本市场,海内外、多主体的联合投资成为知名运动鞋投资的主流形式。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申奥成功之后,全民运动热情空前高涨,加上近年来国家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大力支持使得运动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同时,运动鞋所拥有的时尚元素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的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