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百度将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 百度共享无人车服务推广至30个城市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百度集团承诺将在2030年实现运营层面碳中和。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年初,百度曾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李彦宏在2021年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不久前,百度刚刚推出了新一代的共享无人车。目标就是让出行比现在的网约车更便宜。未来2到3年,我们计划将共享无人车的服务推广到全国30个城市。
无人驾驶发展至今,全球已有多家企业审布在2020年前后推出无人驾驶汽车。据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全球市场份额需要花15-20年时间达到25%,带有公路和交通堵塞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将率先上路应用;到2022年,带有城市自动驾驶模式汽车上路;2025年之后,完全无人驾驶汽车才会大量出现。
而目前国内对于无人驾驶依然持积极的态度。首先,工信部就在联合一些行业公司做技术规范的研究起草工作。国内不少城市也将无人驾驶纳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我国在云计算、大数据和5G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无人驾驶技术商用化的的基础设施不断助力。但目前面临的困难也很明显。首先,就是5G和AI技术尚处于发展起步期,多方位的信息链接,高可靠、宽带宽和覆盖面广的5G网络是必要条件。毕竟高速行驶中的无人驾驶汽车对于信息获取和反应实效要求极高。
无人驾驶对于高精度地图的需求目前也形成制约。目前,国内高精度导航的基础设施北斗导航系统依然处于建设中,最早也要到2020后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因此,无人驾驶前景光明,但是目前的路依然很崎岖。随着5G的即将商用,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导航地图,无人驾驶汽车的批量生产与大规模投入市场指日可待。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与感知性技术不断深化研究。科技力量巨大,一个超越时代的变革,必然是各个相关核心技术的叠加才能实现。当前是最好的时机,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已逐步完善,车载电脑的大量算法可以转移到高性能服务器,不会有延迟,极大提高了运算性能,同时,可以超敏感捕捉外界变化进行处理,从而提高安全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其中就有提到,至2020年,汽车产业规模将达3000万辆,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占有率将达50%;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够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辆车都应采用无人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国内无人驾驶汽车数量将稳步上升。
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无人驾驶汽车将会给社会各个行业带来极大的改变,也必将会带动很多新兴行业的兴起。因此也会带来很多商机和财富。无人驾驶汽车通过智能化交通信息平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协同,从而实现对行程的智能化管理,缓解交通堵塞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作为汽车行业的前景和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加大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投入,我国的研发水平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点。虽然距离无人驾驶汽车实现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但专家建议应提前布局,构建产业生态环境,为将来占领市场、制定行业的国际标准争取主导地位。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