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摸到年薪9万美元的程序员,是吾辈楷模还是时代悲哀?
据《36氪》爆料,在Reddit论坛的“反工作小组”里,一位匿名用户发布了他在疫情期间使用的编程漏洞,详细介绍了他是如何在拿着9万美元年薪的同时使日常工作自动化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公司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这件事情。
该名程序员,在入职后的八个月内就把工作变成完全自动化。在他工作6年、每周上班40个小时的时间里,实际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只有50个小时左右,其余时间均在“摸鱼”。
摸鱼人与捉鱼人的勾心斗角,何时才能消停?
自从互联网行业兴起,“摸鱼”可谓是最火的网络热词了。其他的热词都是一股玩梗的新鲜劲,而这个摸鱼的说法,可谓是经久不衰,难怪打工人都说:”靠本事摸鱼,凭什么说我在偷懒。”但这就苦了那些管理者们。
为了能够抓到这些不务正业的摸鱼人,他们试过开启摄像头监控、屏蔽娱乐类网站、使用局域网、流量监控、上厕所限时等,更有很多“神器”被开发出来应对摸鱼。 还有的老板直接将全公司键盘的Alt键扣掉,这相当于不让员工“快速切屏”,防止他们上班期间打游戏,
但事实却是,两者之间暗暗斗了这么多年,又究竟解决了什么?有很多网友在调侃:“员工一边摸鱼,领导一边捉鱼,大家各凭本事。”其实,这一点都不好笑,但我们也应该思考,员工偷懒不做事,真的就只是员工思想和态度有问题吗?
我们用数据说话。这是网上的一项统计,对象是软件工程师群体,共有 2601 名程序员参与了该调查。结果显示,有30.9% 的人一天真正工作时间只有 3-4 小时,还有10.7% 的人只工作 1-2 小时,其中不乏很多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员工。
你以为摸鱼都是员工的问题吗?
员工摸鱼划水是工作态度问题,这固然没错,但是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因为摸鱼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的现象,要想找到根本原因,还得从员工本身的岗位特点上去思考。
例如公司都喜欢谈使命愿景,但是这些对于员工而言又能说明什么呢?会不会在背后议论老板喜欢画饼、谈情怀呢?会不会觉得这些玩意很虚呢?
这样的场景肯定不少,毕竟员工工作的前提是赚钱和生存,其次才是享受生活、实现价值。要是员工人人都看着墙上的口号工作,试问,员工的斗志在哪里?
还有很多员工都不知道自身的价值何在,又还能坚持多久,长期下去,员工已经陷入了自己的怪圈,毫无成就感,然后开启摸鱼之路。这样下去,公司难以储备人才,对于企业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益。
既然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这种情况,那就应该在管理模式上花点工夫。要跟随时代变化,照顾员工的心思。如果员工的目标能清晰起来,能够时不时看到一点惊喜和反馈,看到自己工作中的进步,那员工可能就愿意为公司拼下去了!
OKR就是最懂员工的心理专家!
相信大家都应该对OKR有个大概了解,但是为什么说OKR最懂员工呢?这就要从OKR的几个功能说起了。
OKR模式中有个词叫做共创,强调共创,就是为了让所有人见证企业战略是如何一步步下派到自己身上,并据此来制定自己的目标。此外,定好的目标还得对齐,既要对齐上级,也要对齐与任务相关的团队成员。
这么一搞,大家就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了,你是设计师,你的作品是为公司打造品牌,这是属于支撑团队的目标达成。通过设计的海报,和销售、运营一起联手打造爆款产品,又是属于内部的合作协同。
通过一级一级达成目标,任何事都有清晰的成果可以激发成就感,团队之间也默契配合,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感,都被连接,被看见,这才是OKR存在的意义。
这还不够,OKR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叫复盘。通过分析这些成果,进一步确认目标所在的方向是否正确,找到过去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及时调整和相互鼓励,让大家对目标保持坚定,一如既往。另一方面,也算是给过去努力的自己一个交代。
其实,想要鞭策员工,根治摸鱼的现象,有万千手段,哪怕随手定几个硬性指标、天天搞汇报会,但这些方法却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强行让员工聚焦工作,换来的只是厌倦和离开。
而通过一步步引导员工树立清晰的目标意识,让员工真正热爱工作,并通过有意义的工作去成就自己,这才是OKR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广为流传的原因和与众不同的魅力!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