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推OKR如此艰难?快来看看大厂是怎么做
OKR自从在谷歌发扬光大以来,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组织的选择。尤其是在当前这个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之下,OKR管理的价值更是进一步凸显。
那么,作为企业领导者,您准备好实施 OKR 了吗?或许很多企业都留意到了OKR 的价值:聚焦目标、协同团队、敏捷沟通、员工自我驱动等等。但我们也必须要清楚,OKR可不是速效药,也不是即插即用的某个解决方案,而是一套针对目标管理而存在的方法论,或者说是伴随着企业经营而逐渐渗透于内在文化的思维框架。
如果您想要在企业顺利实施 OKR,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您的业务节奏,空出足够充裕的时间,来和团队一起思考OKR的相关问题。
先理清概念,再谈其它
OKR的基本理论是成功实施OKR的必要条件。您了解做OKR的目的是什么吗?又该如何编写好的 OKR?你了解 OKR 的每周、每月和每季度的流程吗?你能向组织中的每个人解释他们在 OKR 流程中的角色吗?您需要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才能成功实施 OKR 并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OKR需要良好的知识水平,因为 OKR 往往与公司遵循的其他方法有点不同。这意味着,在没有知识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不同的误解。例如,OKR 经常与高级项目管理混淆,公司没有定义可衡量的结果,而是将基于行动的内容设置为他们的关键结果。我的建议是,仅仅阅读一篇文章、看几本书、学习某个专家老师的课程,都还是不够的,你需要去实践、去深入挖掘、思考,还要引导周围的管理层、甚至员工,一起来讨论!
怎么组织动员会、目标怎么创建、过程怎么把控、日周报怎么抓、怎么高效开会议?只写一个OKR的框架当然容易,但如果连自己都理不清这个思路,没有适当的抓手,大家必然会忘记它们,OKR也会束之高阁。这就是OKR在国内难以落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把短期期望降低
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坚持实施OKR?使用OKR 方法在我们的组织中又需要哪些成本? 这些问题大家是否想过。
OKR 在首次实施时,会带有驱动力和承诺的元素,但这毕竟过于理想化了。相信大家对于英特尔、谷歌等企业的成功故事不陌生。但你是否知道,谷歌为了摸清OKR的制定,花费了3个季度的时间,员工才学会编写 OKR。这需要时间,这是一段艰难但又极富有乐趣的旅程,不要期望实施 OKR仅仅两周,就皆大欢喜!
重视OKR文化
OKR 应该是公开透明的。如果您的公司天生就没有那种开放性和透明度,您就必须努力去创造它。设置 OKR 的目的是建立一致性,这就是为什么 OKR 必须对每个人都可见的原因。
谈到OKR,失败和学习是可以的。您设置的每个OKR都应该容许失败。要有这样一种心态,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即使 OKR 并非每次都能奏效,但这些“失败”的 OKR 带来的新知识也有助于未来的成功。
OKR 是衡量驱动的。所以你必须在公司有某种形式的措施,并准备好从关注指标到关注过程的转变。对于那些难以衡量结果的项目,如果能在过程中取得突破,不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吗!
最后,需要有足够的重视。员工们拥有各自领域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但他们需要知道团队的大方向,自己又该如何采取最佳行动来帮助推进团队目标。所以身为领导的你,一定要做好表率,带头重视OKR这件事,确保每个人都朝着商定的方向前进,并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制定OKR。
选择合适的OKR 工具
工具本身并不会奇迹般地帮助我们成功实施 OKR。您还需要具备知识、动力和正确的文化。但一个合适的工具可以在流程把控上、在数据整合上,带来更多的便捷。例如,许多公司最初都是从用于衡量OKR的电子表格开始的。但是,电子表格确实很麻烦,并且当您不得不强迫您的团队不断更新电子表格时,它会很快耗尽保持 OKR 运行的动力。
电子表格自然也不会培养透明度的概念。当然,您可以拥有一个每个人都可以访问的电子表格,但是每个人都会看它吗?您如何知道哪些计划正在推动团队 OKR 向前发展呢?
北极星OKR是一款专业的目标管理工具,致力于借助简洁的可视化系统和专业的服务团队,保证目标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清晰、敏捷,以此帮助组织快速落地 OKR ,让目标管理不再是纸上谈兵。
北极星OKR强调公开透明、目标一致,要求实施者能够随时跟踪进展、及时调整方向,保证组织上下始终朝着一致的方向前进。在北极星的支持下,组织成员则可以线上实时更新信息、检查进展,并通过系统及时获取互动信息,围绕 OKR 快速展开讨论。而在总结阶段,可通过评分量化,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反馈。借助可视化的数据看板,快速高效地复盘全周期 OKR 执行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北极星OKR还有专业团队提供实战培训和全程实践辅导,随时待命,全方位帮助企业落地OKR。对于企业组织而言,通过北极星OKR的全方位支持,将更加高效的发挥OKR管理的价值,实现企业组织的高效发展。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