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无效会议:用这些策略让会议变得有意义
在商场如战场的今天,会议成了我们日常工作的标配。不论是企业巨头还是公益小卒,不管是紧急小任务还是宏大合作计划,也不管公司是蒸蒸日上还是苦苦挣扎,会议都是我们共同的语言。但你知道吗?会议多并不代表效率高,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开——会议的艺术,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缩影。
那么,什么样的会议才算是高效的?好会议和坏会议的分界线在哪里?怎样才能让会议既务实又高效?为了解答这些疑惑,我们精心挑选了两篇关于会议管理的深度好文,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65年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的精彩篇章“我能贡献什么”,其中专门有一节谈到了“有效的会议”。
其次,是三星的会议制度揭秘(9个“必有”+3个“公式”)。上世纪90年代,三星的掌门人李健熙大刀阔斧改革会议文化,让会议从浪费时间的黑洞转变为目标导向的利器。这些内容在2004年由三星内部人员撰写的《开会就要学三星》一书中有着详尽的介绍。
1、彼得·德鲁克:高效的会议秘诀
真正高效的管理者,他们清楚自己希望通过会议得到什么,也知道会议的目的应该是什么。他们会在会前就明确会议的目标,需要的报告,以及简报的真正意图。他们坚信,会议必须有实质性的贡献。
在会议的开始,他们会明确会议的目的和期望达成的成果。他们会确保会议内容紧扣主题,不会让会议变成无目的的闲聊。
还有其他一些小技巧可以让会议更高效。比如,你可以主持会议,聆听关键意见,也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但你不能既主持又长篇大论。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聚焦于贡献。
重视贡献,可以帮助管理者从繁杂的事务中理出头绪,找出轻重缓急。重视贡献,也能将管理者的依赖性——过分依赖他人,局限在组织内部——转化为团队的力量,打造一个强大的工作团队。
我们常常陷入组织内部的漩涡,难以自拔。但重视贡献,可以让管理者的目光从“内部事务、工作和关系”转向“外部世界”,转向组织的成果。
总之,重视贡献,就是追求高效。
2、三星:九个“必有”+ 三个“公式”
① 会议必有准备。在三星,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会议最大的成本是时间,没有准备的会议就是对时间的犯罪。
② 会议必有主题。在三星,开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会议的主题,要提前通知给所有与会者。
③ 会议必有纪律。在三星,我们会设立纪律检查官,确保会议的秩序。
④ 会议前必有议程。会议运营人员会在会前将议程发给所有与会者,让他们了解会议的目的、时间和内容。
⑤ 会议必有结果。开会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如果会议没有结果,那就是对时间的浪费。
⑥ 开会必有训练。三星认为培训是节约时间成本的投资,让员工快速成长。
⑦ 开会必须守时。设定时间,准时开始、准时结束,这是对别人时间的尊重。
⑧ 开会必有记录。每次会议都要形成决议,每项决议都要有明确的执行人员和完成期限。
⑨ 散会后必有事后追踪。建立会议事后追踪程序,确保每项决议都能得到执行。
三个简单却很有意义的公式
① 开会+不落实=零;
② 布置工作+不检查=零;
③ 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
想要让你的会议更加高效吗?试试北极星OKR工具吧!这个工具能帮助你的团队明确会议的目标和关键成果,确保会议内容与组织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提高会议的针对性和执行力。通过跟踪和评估会议的成果,北极星OKR工具能帮助你的团队更好地实现目标,从而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① 1对1顾问指导体验北极星OKR、项目、任务、绩效完整版功能;
② 可领取完整版产品报价明细;
③ 同步领取《OKR工作法资料包》、《项目管理甘特图表模板》、《企业目标绩效管理工具包》等资料;
④ 可申请加入 《目标管理训练营》学习社群!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