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绩效管理系统怎么运作
一、目标设定
战略导向
银行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从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例如,一家银行的战略可能是在特定区域内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客户忠诚度,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基于此战略,高层管理者会将目标层层分解。
部门与岗位目标
对于信贷部门,目标可能包括在保障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信贷发放量,确保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控制在一定比例以下,如 1%。同时,还要设定平均贷款审批时间,如在 3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等。
对于零售业务部门,会设定诸如新增储蓄账户数量、理财产品销售额等目标。例如,要求在一个季度内新增储蓄账户 5000 户,理财产品销售额达到 5000 万元。
对于柜员岗位,可能设定业务操作准确率达到 99.9% 以上,客户平均等待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等目标。
二、指标设计
财务指标
利润相关:包括净利润、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等。例如,要求分行的年度 ROA 达到 1.5% 以上,这能直接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
成本控制:如成本收入比,规定银行的运营成本与收入的比例不得高于一定数值,比如 40%,确保银行在成本管理上的有效性。
客户指标
客户满意度:通过定期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来获取数据,设定目标为客户满意度达到 90% 以上,这影响着银行的长期发展。
客户忠诚度:以客户流失率来衡量,如将零售客户的年度流失率控制在 5% 以内,通过优质服务和产品来维系客户。
内部流程指标
业务处理效率:例如,在贷款审批流程中,规定从客户提交申请到最终放款的平均时间,确保银行内部运营流畅。
合规性:设定合规指标,如反洗钱操作的合规率达到 100%,保障银行运营符合监管要求。
学习与成长指标
员工培训:规定员工每年参加专业培训的时长,如平均每人每年不少于 40 小时,提升员工专业素质。
员工晋升:设定合理的员工晋升比例,如每年有 10% 的员工获得晋升机会,激励员工发展。
三、数据收集
内部系统
银行依靠自身的核心业务系统收集大量数据。例如,通过储蓄业务系统可以获取各网点、各柜员的储蓄业务量、交易金额等数据;通过信贷管理系统能够得到信贷员的贷款发放量、不良贷款率等情况。
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提供客户信息数据,包括客户的交易频率、产品持有情况、客户投诉等,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估客户指标。
外部调查
委托专业的市场调研机构进行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调查,获取外部视角的数据。例如,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银行服务、产品的评价。
四、绩效评估
定期评估
银行通常按季度或年度进行绩效评估。在季度末或年末,将收集到的数据与设定的指标进行对比。
例如,对分行的绩效评估时,查看其实际的 ROA 是否达到设定的 1.5%,实际的新增储蓄账户数量是否达到目标要求。
多维度评估
包括对部门、团队和个人的评估。对部门如信贷部,评估其整体的信贷业务绩效;对团队如某个网点团队,评估其在当地市场的业务拓展和客户服务情况;对个人如柜员,评估其业务操作准确性和服务效率。
五、反馈与沟通
结果反馈
上级管理者将绩效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员工。例如,信贷经理会将信贷员的贷款发放量和不良率情况告知信贷员,让其清楚自己的工作成果。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肯定,如对成功营销大额理财产品的理财经理进行公开表扬。
沟通改进
针对绩效不佳的情况,管理者与员工共同探讨原因。例如,如果柜员的业务操作准确率下降,管理者和柜员一起分析是业务生疏还是操作流程存在问题,进而制定改进方案。
六、激励机制
物质激励
奖金: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发放奖金。如业绩突出的客户经理可以获得相当于其年薪 30% - 50% 的年终奖金。
福利:给予绩效优秀员工额外福利,如高端体检、带薪休假等。
精神激励
表彰:在银行内部会议上对优秀员工进行表彰,颁发荣誉证书。
晋升:将绩效评估作为员工晋升的重要依据,绩效连续优秀的员工有更多晋升机会,例如从普通柜员晋升为网点主管。
银行绩效管理系统通过上述有序的运作,保障银行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银行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北极星OKR中做目标,在北极星绩效系统中做成果评定,辅助OKR执行与绩效评分;支持OKR数据同步导入绩效系统,给评分带来更多参考。覆盖互联网、金融、文旅、餐饮、 贸易、电商等多个领域,携手打造卓越品牌。欢迎电话17873558115(微信同号)咨询!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