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的五个环节有哪些?
预算绩效管理是现代财政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这项系统性工程包含五个关键环节,分别是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反馈和反馈结果应用。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推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提升。
一、绩效目标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
绩效目标管理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流程的起点和基础。在这个环节,各部门需要根据国家战略规划和部门职能,科学设定绩效目标,明确预期产出和效果。绩效目标必须具体、可量化、可实现,并与预算安排紧密衔接。
以某市教育部门为例,在编制年度预算时,需要明确"新建5所义务教育学校,增加学位8000个"的具体目标,并将目标细化分解到每个项目,确保目标可执行、可考核。
二、绩效运行监控:过程控制的关键
绩效运行监控是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动态跟踪和实时控制。通过建立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绩效目标顺利实现。这个环节强调过程管理,要求建立常态化的监控体系。
某省在开展乡村振兴项目时,通过建立"月报告、季分析"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个别项目进度滞后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三、绩效评价实施:效果评估的核心
绩效评价实施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这个环节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预算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估。
某国家级科技专项通过建立包含投入产出比、成果转化率等20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对项目执行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预算安排提供依据。
四、评价结果反馈:信息传递的桥梁
评价结果反馈是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规范的反馈机制,确保评价结果能够准确、及时地传递,为决策提供参考。
某市建立"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制度",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各部门,并要求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提交整改方案,形成有效的反馈闭环。
五、反馈结果应用:管理提升的保障
反馈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落脚点。通过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管理改进相结合,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价值。这个环节强调结果运用,要求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某省将绩效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直接挂钩,对评价优秀的项目给予资金倾斜,对评价较差的项目核减预算,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预算绩效管理的五个环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推动财政管理从"重投入"向"重产出"转变,从"要钱花"向"花好钱"转变。随着预算绩效管理的深入推进,必将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可以试试北极星绩效考核系统,覆盖从绩效目标设定、过程监控、辅导沟通、在线评估、结果分析到绩效复盘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提供绩效激励和人才盘点的有力数据支持。北极星绩效强调过程管理与及时反馈,旨在推动绩效的持续提升和优化。
了解北极星绩效管理系统,欢迎电话17873558115(微信同号)咨询!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