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十大方法|七:全面认可评价与积分制:关注80%的行为价值
现在90后、95后员工登上组织舞台,他们个性张扬,蔑视权威,追求工作兴趣与生活品质,他们很多又是独生子女,需要被关注和关爱。
在这一点上,企业绩效管理模式也确实面临挑战。过去管控式的绩效管理方式,要向赏识型绩效管理方式转变。认可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认可(recognition)是指全面、及时承认员工对组织的价值贡献及工作努力,并及时对员工的努力与贡献给予特别关注、认可或奖励,从而激励员工开发潜能,创造高绩效。
借助信息化系统,认可激励从线下行为走向线上,并根据员工的积分记录,为实现大数据管理奠定了基础。
全面认可评价,是针对员工在组织中表现出的80%的行为进行评价并认可,凡是员工表现出绩效提升、标杆行为、组织忠诚、自我成长与发展、客户忠诚等维度的组织公民行为,都给予一定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额度,可以在认可商城中进行消费。
(1)全面认可是基于正向行为的评价
全面认可评价,指的是承认员工的绩效贡献基础上,对员工努力工作的其他维度给予特别关注。通过对员工行为、态度、努力或绩效给予相应的认可、评价和反馈,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组织价值被承认、被认可、被赏识。全面认可评价的管理目的是激发员工动力和热情,从而将员工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
(2)全面认可六大模块
关爱认可评价。主要侧重于员工在企业中日常关怀的认可评价。在实施中,一般先将员工的入职日期、生日、结婚纪念日、节假日等重大时间节点信息录入归档,在节点到来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关爱认可评价。
- 绩效认可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员工日常绩效的认可,既可以对过程进行认可,也可以对结果进行认可。
- 行为认可评价。指的是针对员工不能够产生直接绩效产出,但是有符合公司价值观,同时能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行为发生时,给予的评价认可。
- 成长认可评价。主要是为了激发员工自我学习和成长的热情,当员工参与培训、自我学习等行为发生后,予以的认可评价。
- 管理改进认可评价。针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改进认可或者其他类型人员的日常工作改进认可。具体认可项目包括创新认可、合理化建立认可、集思广益认可等。
- 忠诚认可评价。对员工学历、司龄、职称等方面的认可评价,在员工对于公司的忠诚方面予以实时认可。
(3)认可要同积分制挂钩
积分是认可评价激励的数据载体和表现形式,在管理上的认可行为通过积分的生成、发放和赠予得到最直接的表达。积分作为一种数据,一方面记录了员工的成长历程,另一方面可以供管理者进行分析应用。
积分分为固定积分和变动积分,固定积分具有周期性,积分赠予的时间和数值都较为稳定。变动积分具有动态性,时间和赠予的积分值都比较灵活。
(4)可以引入客户认可评价
在“客户认可评价”中,一种是“打赏”的性质,当客户在享受员工提供的服务时,可以以“现金”“点赞”等形式给员工认可评价。
另外一种客户认可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小红花”的方式,每位员工在公司内外部客户中,按照一定的“红花”比例,通过相关行为方式,来获得“红花”认可奖励。
在员工全面认可评价体系之外,引入客户认可评价体系,通过客户认可评价激励系统的建立,让员工服务好客户,让客户成为员工,让客户吸引客户。
通过对客户的消费行为进行认可,将客户变成员工,体现企业全方位营销策略,提高会员和顾客价值。被认可的客户将在系统内获得积分返还,可以抵用现金,也可以继续消费。
全面认可评价将认可、行为评价、积分制和游戏化激励等方式打通,形成一体化员工认可评价与激励解决方案,具备以下特点:
- 正面评价为主,避免负面评价。
- 认可评价应用以精神激励为主,结合物质激励。
- 评价指标以行为指标为主,绩效指标为辅。
- 以即时评价为主,周期性评价为辅。
- 全面认可评价,而非绩效认可评价。
从上述特点,不难看出,全面认可评价和积分制管理,适合现在的90后员工。他们希望更多地对行为进行评价、进行认可,而且评价完了以后,不一定要给多少奖金、工资,只要给积分即可,以精神鼓励为主。还可以跟OKR相配合,对工作行为、工作成果及时予以认可,然后给积分,形成积分池和奖金池,既做到及时评价、无时不在的评价,同时又做到及时激励。
- 文 / 彭剑锋,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
-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