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企业里,OKR比KPI更前进了一步,它更强调事情的价值和意义,让员工能够看到前景,愿意去自我驱动。这就比单纯的什么意义都不知道,只是完成一个KPI要好得多。
为什么如今中国有那么多企业更愿意拥抱OKR?它们与华为当初面对的情况是一样的——已经进化到了要去创新的阶段了。当不再是跟随者而是创新者的时候,会发现用KPI的方式并获取不到企业需要的创新成果,甚至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把企业文化带偏。
因为最终的数字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要看数字背后到底要实现什么价值和意义,在这之下再去量化,而不是只把需要量化的东西实现,忽略它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谷歌的OKR和英特尔的OKR是有差异的,华为的OKR和谷歌的OKR又不太一样。那么这些不一样的背后,OKR底层、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其实是人的内在动机。
其实,究竟是用OKR还是KPI,或者是用其他的工具,还是需要HR能掌握更多的绩效工具,能根据企业的情况灵活运用。
因而,如何像华为一样做好绩效管理,也就体现出HR的水平和专业度。一枚优秀的HR,如果能够做好企业绩效,也能够极大限度推动业务发展,HR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那HR如何做好绩效呢?
这个问题即使做了多年的HR,一样难以回答。绩效作为HR工作里含金量较高的工作,绩效HR的工资也一直居高不下。工资越高的工作,同时也证明其难度和价值。而华为有位专家说过:华为变革成功主要的经验是“心中有全景,手中有场景”。这也足以说明HR掌握好各种绩效工具的重要性!
一套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员工持续改进动力,在企业内部形成优胜劣汰的“赛马”机制,提升个人绩效和组织整体绩效,打造强劲的员工能力和组织能力。
BSC、KPI、KPA、OKR等主流绩效工具的理念逻辑、应用场景、操作方法都有所差异。如何选择科学有效的绩效工具成为HR的一大难题,和华为一样利用好全景绩效更是难上加难。
只有深刻理解绩效模型,了解所处企业的业务形态、管理逻辑、文化特点等,匹配适合的管理工具并分层次组合使用,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全面绩效管理,提升组织绩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未申明原创且有标明来源途径版权的内容均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同时如若未注明版权信息得可能网本站编辑人员未能及时找到原作者信息,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北极星OKR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版权成果。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