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基础知识:绩效管理的发展简史

况阳详细梳理了绩效管理发展简史,从工业革命开始,绩效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

 

(1)蒸汽时代(0.0)——考勤

蒸汽时代改变了农民的慢节奏工作方式,开始要求所有工人每天必须按时到工厂上班,不得迟到和早退,这个时代的绩效以“考勤为主”。

(2)电气时代(1.0)——绩效考核

作者认为,科学管理的本质就是任务管理。在大工业时代,通过将工作进行标准化,把复杂的生产制造工作分解成若干细分的、简单的、重复的单项工作。每个工作都可以设定相应的高绩效标准、一般绩效标准和低绩效标准。

(3)信息时代(2.0)——绩效管理

进入信息时代后,出现大量以技术为生的员工,他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以操作工作为主的“蓝领”工人,而是以“知识”生产为主的脑力劳动者。基于结果的绩效考核在这类工人身上变得越来越无效。

这个时代,诞生了目标导向的管理方式。德鲁克是代表人物,他核心观点是:目标比指标更重要。将企业对绩效管理的关注点从结果拉向了前端的目标。

(4)人工智能时代(3.0)——绩效使能

绩效使能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概念。绩效使能——是指以激发员工内在动机为目的,充分满足员工自主、胜任和关系三种基本需求。

也就是说,到了人工智能3.0时代,员工的绩效管理不再只关注“目标管理”和“结果考核”,而更加向前延伸,直指核心,更加关注如何激发这些员工的“内在动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