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应该是引导员工不去出错的工具

很多企业一谈到绩效管理,就会落入误区,把它当成是扣工资和降低成本的工具,以为通过绩效奖罚就能够很好地管理和控制员工,甚至简单指派目标、索要结果,而不考虑现实。

最终导致企业重结果,轻过程,从而无法发挥其提升员工未来绩效的作用。

拿采购这种很多企业都包含的核心业务流程来说,绩效考核,不应该去考核员工是否没有出错,而是应该考核员工是否在符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并且在事情结束之前,即分成阶段的进行考核。

图片

具体一点来说,直接考核员工采购工作的成果如何是错误的;考核员工在采购工作中,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数据收集,分析,对比,上报,审批,执行工作是否合规才是关键。两个考核的执行过程明显纯在区别:

按照追责方式的考核的基本情况是:

采购结果--考核--追责

按照分阶段考核工作过程的基本情况是:

数据收集--考核--修正--数据分析--考核--修正--数据对比--考核--修正--数据上报--考核--修正--数据审批--考核--修正--采购执行--考核--修正。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下面这种考核方式,在员工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考核,即从一开始就在判断是否会出现问题。一层层分阶段的考核后,其员工出现错误,并最终导致采购出错的可能性已经被降的非常之低。

也只有绩效考核在过程中杜绝了错误的发生,绩效考核才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绩效考核对管理的提升效果,永远不在于处罚了多少,而往往在于避免了多少错误产生!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