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指引
权重表示单个考核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该指标由不同的考核人评价时的相对重要程度。
指标的权重一般不低于5%,过低则难以在全体指标中体现出作用;指标之间的权重差异最好不低于5%,以体现出不同指标之间重要性的差异。
第十五条 考核记录
考核期初,直接上级向被考核人说明其考核维度、指标和权重,双方讨论认可。同时,各考核主体对被考核人的考核维度和指标充分了解,建立日常考核台帐,将考核内容进行记录,作为考核打分的依据,在被考核人有异议时作为原始凭证,以便考核申诉的处理。
第十六条 考核等级
一般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按部门分组,各组按照分数排序后分为优、良、中、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优良等级由各部门总监/经理按得分多少由高到低、按比例分布确定,部门总监/经理不分布的由人事行政部门汇同部门总监/经理一起作强制分布,以平衡在实际考核打分时出现的过紧或过松的现象。部门经理的等级按同样方法由人事行政部门按得分和比例排序后报总经理确定。
个人业绩考核结果强制分布参考比例表
第四章 月度业绩考核
第十七条 月度考核对象
为部门总监/经理及以下的正式员工,调动新岗位的员工和试用期间的员工考核结果视为中,试用期满参加考核。
第十八条 月度考核流程
1、启动考核
部门总监/经理在期初启动考核工作。上期的考核评定和下期绩效计划确定一起启动。
2、确定绩效目标
在每月初5日以内,直接上级根据公司经营计划和实际工作要求,就当月主要工作任务、考核标准、指标权重等内容与被考核人面谈,共同讨论填写《绩效考核表》。对于易量化考核的内容采用3~5个关键业绩指标进行考核(参见《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表》),对于不易量化考核的内容采用重要工作计划(任务)及工作目标设定的方式,然后确定要求达到的目标值和各个指标/任务的权重。确定后双方各持一份,作为本月度的工作指导和考核依据。
计划执行过程中,考核双方及时沟通。被考核人直接上级须及时掌握计划执行情况,明确指出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若出现重大计划调整,须重新填写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表》。
3、收集资料,考核绩效
考核期结束后,各有关部门提供考核期间公司财务、经营等方面的详细数据资料。直接上级根据资料明确被考核人各项指标实际完成值,对比目标值,计算各项指标得分,填写《关键绩效指标考核表》中考核评分部分。
4、统计汇总考核结果
部门总监/经理收集本部门被考核人的评分资料,并根据分数和比例对被考核人进行强制排序后的考核结果在每月的10日前报送人事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根据本考核办法实施奖惩兑现。
5、审批考核结果
部门总监/经理的考核结果由直接上级质询、审批后报总经理最后确认;部门其他人员的考核结果亦由直接上级质询、审批。
6、考核结果反馈
直接上级将最终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人,双方就考核结果面谈。直接上级明确指出被考核人的成绩、优点及需改进的地方,听取被考核人的意见并详细记录。
7、月度考核结果的用途
月度考核结果直接影响月度的绩效工资,间接影响年度考核结果。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