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的三个阶段,你们公司的绩效评价又处于那个阶段呢?
企业绩效评价经历了3个阶段:
1、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成本模式
主要经历了总成本控制阶段、分类控制阶段和标准成本控制阶段,现在基于“作业成本法”,走向动因控制(如果上升到战略层面,就是战略动心控制);这个时期因为“两权”尚未分离,同时生产力的不足,主要以“成本指标”为绩效评价的依据;
成本模式对应我们责任会计中的“成本中心”
图源:摄图网
2、以“利润”、“EVA”为核心的财务模式
20世纪后,随着2权分离,绩效评价仅仅评价成本是不够的,还要评价收入,自己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利润,甚至还要扣除机会成本,还要考虑投资回报率等。
这个阶段,先后经历了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模式和“以Eva”为核心的财务模式;
以“利润”为核心的财务模式未考虑资本成本(即投资者的机会成本),所以后期才发展出了以“eva”为核心的财务模式;
财务模式对应我们责任会计中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3、以“战略”为核心的平衡模式
随着时代进一步发展,单纯依靠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入非财务指标,以使绩效评价多元化、立体化以适应纷繁复杂的新环境。同时单纯从“财务指标”出发考核,容易陷入短期行为,必须从“战略”高度进行绩效考核;
平衡计分卡模式就是这类绩效评价方法,它从财务(结果)、客户(外部动因或来源)、内部业务(内部动因和过程)、创新与学习(长期动因)
文字来源:小红书·hui0919zz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未申明原创且有标明来源途径版权的内容均为原作者所有,任何个人或组织,需要转载可以自行与原作者联系;同时如若未注明版权信息得可能网本站编辑人员未能及时找到原作者信息,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北极星OKR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版权成果。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
未署名北极星OKR原创文章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北极星转载仅供读者辩证参考!